本地楼市
地上地下换乘 有纵有横大交通 2021青岛将通7条地铁
2018-01-14 20:29  点击:229
 随着地铁2号线东段的开通,我市迎来了地铁双线换乘时代,对构建大青岛发展格局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公共交通网络的健全,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更能降低交通能耗和污染,而发展健全的公共交通网络、站站零距离换乘以及提高公共交通的准点率,更成为市民期盼中的出行模式。近日,市人大代表赵海滨、市人大代表刘永康走进运营中的地铁2号线和对接公交站以及公交场站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为公共交通出行“把脉”献策。 

现场 :两条地铁初搭轨道出行线网 

近日,记者跟随市人大代表、青岛公交集团董事长赵海滨一起来到了地铁2号线燕儿岛路车站,立在车站出入口处的导引牌引起了赵海滨的注意,上面不仅有地铁线路图、位置图、站点信息等内容,还有该站的多条换乘公交线路。因为车站出入口施工原因,对接的公交站点距离该地铁站尚有段距离。“如果把公交站点移过来,市民乘车就更方便了,可以说是真正实现零距离换乘了。”赵海滨说,2016年12月青岛开通了山东首条地铁线路M3号线,去年12月,地铁2号线东段开通后,通过与3号线换乘,为市南、李沧、崂山等区域之间搭建起便捷的轨道出行线网,青岛市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进入转型升级的过渡阶段。 

赵海滨表示,青岛公交目前仍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但随着轨道交通的完善,其承担的公共运量比例会逐渐降低,并在过渡阶段完成后,最终可能保持同等或者低于地铁的比例,从而完成公交骨干地位到配套地位的转变。“届时,承担载客任务的排序将是地铁,再次是地面公交巴士。通过‘轨道把人送到站,公交把人送到家’使公交巴士与地铁实现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不同线网间的有效衔接、上下资源的综合利用。” 

运营 :元旦假期“双线效应”初显 

走进地铁2号线燕儿岛路站,记者注意到,因为不是早晚高峰,乘车的人并不是太多。不过,在刚刚结束的元旦小长假,青岛地铁“双线效应”吸客能力开始初显。根据青岛地铁数据统计,元旦假期3天,青岛地铁全线客流总量近89万人次,日均客流量296641人次,日均客运量比平时周末客流量增长4.8%。 

假期里,随着岛城一些迎新年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地铁出行,带动地铁双线在2017年最后一天客流保持高位,夜高峰客流强度有所攀升。以五四广场站为例,该站在跨年夜迎来了客流小高峰。“当天万象城有跨年活动,不少年轻人搭乘地铁从五四广场站进出,当天进站人数约2.7万人次,出站约3.3万人次,比平时增加了1万人次左右。”五四广场站站长李花平说。 

据统计,元旦假期3天,3号线日均客流量前3位的分别是李村站34701人次、青岛站27046人次、五四广场站26203人次。2号线作为新开通线路揽客能力稍弱,日均客流量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燕儿岛路站9041人次、石老人浴场站8585人次、李村公园站7010人次。元旦小长假,3号线客运量62.99万人次,其中换乘量5.64万人次,日均客运量21万人次,日均换乘量1.88万人次。2号线客运量26万人次,其中换乘量5.7万人次,日均客运量8.67万人次,日均换乘量1.9万人次。 

对比 :公交仍是公共交通主力 

除了地铁,在元旦小长假中,公交载客量表现也很抢眼,依旧发挥着公共交通出行的骨干作用,3天小长假,市内公交客流近700万人次。 

元旦小长假期间,公交集团运送乘客总量近600万人次,途经大中专院校的线路、与地铁线衔接的公交线路、沿海线路和途经商业圈的线路客流有较大幅度增长。元旦乘坐隧道公交进市区的市民大幅增多,客流以学生和青岛西海岸新区到市区出游的市民为主。随着地铁2号线的开通,到市区体验地铁的乘客也为隧道公交增加一部分客流。元旦假期3天,仅隧道公交2路线、5路线、6路线就投入300余个班次,运客6万人次。 

交运温馨巴士针对五四广场、李村公园等地铁客流集中站点及火车站、青岛长途汽车站等客运枢纽站人流量大的特点,提前做好客流运输预案,小长假3天运送乘客百万人次。其中,隧道3路、隧道4路、隧道7路、隧道8路及青西快线,运送青西两地乘客14万人次。 

应提升公交场站建设水平

城市公共交通是体现一个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当市民感到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更便捷、更经济、更舒适时,才会更多选择公交出行,且会感受到“行有所乘、乘有公交”。 

赵海滨认为,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是公交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公交场站的功能保障尤为重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公交优先发展,市民出行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仍存在公交场站建设相对滞后于公交线网发展的问题。 

赵海滨表示,目前,我市公交场站存在年代较早、基础设施简陋、停车场面积较小且数量不足等问题。从全市公共交通整体服务能力提升的角度看,场站建设的滞后,一方面制约着公交线网的合理布局。特别是随着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加快,这一问题将进一步凸显,不利于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配套衔接,降低了全市公共交通体系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还将制约全市公交全域统筹进程,导致部分公交线路过长、走向不合理,降低了乘客出行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因此,赵海滨建议,应提升公交场站建设水平。加强公交场站的统筹规划,实现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应预留公交场站用地,新建小区、商圈等区域实行强制性配建,确保公共交通发展;支持场站综合开发模式,提高场站综合功能水平,实现场站建设的科学管理、综合利用;投入专项资金对现有公交停车场进行改扩建,提高场站的配套设施水平和公共汽(电)车的进场率。统筹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大系统,提前设计公交与地铁的有效配合;优化停车场布局,让惠民公交真正快捷起来。 

市人大代表赵海滨  把旅游网交通网互联互通

市人大代表、交运集团董事长刘永康深入分析了近年来岛城旅游旺季对城市发展和公共交通的冲击,提出了在我市规划建设“公路旅游港”的建议,以“公路旅游港”为主要载体,把交通网与旅游网相连接,实现两网的互联互通,推进大交通体系与大旅游体系的相互支撑、相互融合。 

“公路旅游港的打造,一方面为旅游交通融合发展开辟了新的平台,最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大交通体系构建一个载体,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的站群和线路网络,优化公共交通出行环境,实现旅游网与交通网的深度融合。”刘永康说。 

为此,交运集团首先在完善交通网方面进行发力,近年来在青岛全域布局优化城区、城乡、镇村、村村通等常规公交线网,匹配西海岸、蓝色硅谷等城市发展规划,形成“城乡相连、镇村相接、无缝隙覆盖、零距离换乘”的网络化布局,织就了一张城乡居民出行畅通无阻的便捷服务网。以“互联网+便捷交通”为依托,构建了定制公交线网,涵盖了网约车、景点公交、会务公交、商务公交、通勤公交、校车客运等。 

在旅游网的规划建设中,2016年7月,交运集团启动了5处市级旅游集散中心,随后又将所属的9处二级以上车站建设为旅游集散中心,同时,在前海一线构建了“5321”旅游集散发展架构,通过完善旅游母港、旅游子港、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信息中心,形成四级旅游交通发展体系。交运集团还推动集团所属的多处长途汽车站转型为具备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公交地铁换乘枢纽站、P+R停车场站等功能的旅游交通综合体,弥补我市中心城区公交场站的巨大缺口,从场站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满足大交通体系的构建要求,更好地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畅通的公共交通服务。 

市人大代表刘永康  到2021年建成7条地铁线

我市从2009年地铁3号线试验段开工建设至今,共开工建设了7条地铁线路,其中3号线已于2016年全线建成通车,2号线东段于2017年12月开通运营,1号线、4号线、8号线、11号线和13号线尚在建设当中。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还将相继开通11号线和13号线,同时6号线将开工建设。 

3号线全线运行,2号线东段开通,这两条线路不仅是青岛地铁的开端,更能引领城市轨道线网从主城区向四面八方延伸,未来市民出行将越来越高效便捷。“十三五”期间,青岛地铁建设进一步驶入“快车道”,将尽快成线成网,编织起城市交通大格局,到2021年,全面进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代。 

据悉,我市轨道交通远景年线网有18条线路,全长838公里,形成了以“三城三网,网间互联”为基本形态,城区之间45分钟可达、“三湾”之间1小时可达的中心湾区轨道交通线网。截至目前,国家共批复我市轨道交通9条线路(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11号线、13号线),总长359公里。 

今年我市还将开建地铁6号线,明年底2号线全线有望开通。预计到2021年,我市将建成7条地铁线路,总通车里程将达332公里。未来,青岛地铁“18448”工程将成为百年青岛发展的新支撑:18条线路(含两条支线)、400余个车站、投资4000多亿元、全长838公里的总体布局与宏伟蓝图,将使青岛中心城区800米半径地铁站点覆盖率达到80%,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据预测,到“十三五”末,青岛轨道交通日客运量将达230-280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出行的26%、中长距离公共交通出行的42%;将构筑快速、方便、准时、舒适、安全、环保、节能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体系,形成主城区与“一谷两区”之间、各组团内部两个45分钟交通圈,实现各组团外围与主城区1小时快速联系,全面进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代。 

随着线网的不断完善,地铁将为青岛未来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人们的出行方式将迎来巨大变革。线网更多,站点密集,以及P+R(Park andRide)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地铁将逐步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有车一族从地上转到地下,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出行品质,从而把疏朗的地面交通和洁净的空气留给城市,打好“蓝天保卫战”,让城市更加宜居幸福。据测算,2021年7条线路开通后,地铁线网规模骨干效应基本形成。届时,这些穿梭于地下或地上的庞大交通网络,将实现互联互通,便捷换乘。 

发表评论
0评